阅读历史 |

第136章 有利可图,派出所听到的消息 (第1/2页)

加入书签

其实顾云阳说的这些,虽然有道理。

但村里之所以会这么做,还是很有利可图。

克扣下来的一半粮食,去了哪里?

顾云阳不说,杨胜男和韩雪其实也想到了。

至于知青办会不会管?

韩雪倒是有些疑惑:“知青办不管吗?”

顾云阳回头,也不用去管那牛,它会自己挑路走的。

有御兽异能的操控,这牛的智慧似乎也得到了提高,会按照顾云阳的意思去走。

他好笑的看着韩雪,说道:“你可知道,知青的补助分两部分?”

韩雪点头:“我知道啊,当时我去报名,就领了一百二的补助,说是剩下的,都在当地,知青办会置办一些东西给我们。”

各地给的知青补助都是不同的,而且据说去的地方不同,给的补助也不同。

南方几乎全年无休,所以不是知青下乡的热门地方。

一般人都会选择去东北。

那边虽然冷,但土地是黑土地,非常肥沃。

一年中,有一半时间下雪,属于猫冬的时间。

这就代表,一年只需要忙活半年的时间,剩下一半可以休息,还能养活自己。

在南方就不行了,几乎全年都有事做。

且,光种地就有一年两季,耕田、收获,那是真累。

“那你知道,剩下那一半,知青办会怎么处理吗?”顾云阳好笑的问道。

这是普遍存在的,你就算是去问,知青办也有话说。

韩雪摇头,杨胜男就道:“我倒是真的一点,这部分也分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给村里建房的,一部分是采购给我们的粮食补助。”

顾云阳点头:“所以,你明白了吧?”

韩雪瞪大了眼睛,显然还是没明白。

杨胜男叹息一声,拉着韩雪,凑近了耳朵,低声说道:“住房需要村里提供,这个价格,还不是知青办和村里说了算?

另外一部分的粮食,也是一样。

知青办也可以自行采购,然后发放给村里。

或者是直接把钱给村里,从村里采购。”

韩雪这才明白,原来这事情,还有这么多的道道。

她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好。

虽然她家里不缺钱,也不靠这点工分过活。

但是,被人克扣了自己的东西,心里总是不开心的。

顾云阳看了,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只是宽慰了一句说道:“村里也存着气呢。

本来就这么点地,来了知青,还得分出一部分粮食给知青。

所以这个事情,不管是找公社,还是找知青办,都没有办法。”

你推我,我推你,这个事情的责任很难追究。

而且减半也不会将知青饿死,如果知青还带了之前领的安置费,大不了就和村里买一点粮食。

大不了就是都买粗粮,虽然味道不好,好歹能活命。

红薯的味道其实还可以的,但也不能天天吃。

再好吃的东西,吃的多了,也会腻味。

而且吃多了红薯,和天天吃豆子一样,容易放屁。

“好了,咱们村应该还好。你们也别担心了,咱们都是不缺那点粮食的人,操那份闲心做什么?”

两人都是点头。

知道这个事情,剪不断,理还乱。

所幸大家都不缺粮食的人,也就不操心了。

到了派出所门口,顾云阳让杨胜男她们在树荫下守着牛车和东西,自己进派出所去问一问。

不过进来后,就发现这里面还挺嘈杂的。

顾云阳去一旁找了一位还闲着的公安将自己的情况说出来:“你看,我这落户可行吗?”

那人考虑了一下,自己做不了主,只好道:“这个事情,按道理来说,应该没问题。

但你这是知青的身份,想要落户,我做不了主。

这样吧,我给你去问问我们所长,看怎么说。”

其实若是一个普通人,直接找到了乡里大队长,弄一个接收的函件来。

派出所也不会阻拦。

问题就是,他这是知青。

不过事情应该也不难办,主要是城市户口换农村户口,这个时候城市户口难办。

农村户口好办。

征收的税收,大部分都在农民身上。

顾云阳记得自己前世小时候还要交教育基金,每年还不少。

城市户口就不需要。

可以说,建国开始的这些年,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腾飞之前。

大部分的压力,都在农民身上。仦說Ф忟網

地里的收成,一大半都要上缴。

比如说公粮。

只能等社会发展了,经济上来了。

国家开始扶持农村,扶持农民了,各种补贴很多,还取消了农业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