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第1/8页)

加入书签

得到刘裕的首肯, 沈复踌躇满志,充满干劲地去执行他「以美食征服金国」的大计去了。

刘裕将计划稍微改了改。

从开设连锁酒楼,变成了开设连锁娱乐山庄, 吃喝玩乐全包, 一站式消费一应俱全。

大宋的娱乐生活极度发达, 繁华如梦,在整个时代都属于遥遥领先的水平。

金人什么时候见识过这个?

迟早要被腐化在糖衣炮弹中!

刘裕就当是下了一步闲棋,落子之后,便不再管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练兵筹备,以及正面战场上的对抗。

“唉,也不知宣明和幼安在大理那边, 情况怎么样了……”

刘裕想到这里,顿觉茶饭不思, 充满了牵怀挂念:“宣明还是第一次离开朕这么久呢。”

又开始了。

一旁, 暂时接替谢晦接管京城禁卫军的北府小将柳元景, 眼观鼻鼻观心, 抱刀立在墙角, 假装什么也没有听到。

陛下一天要念叨七八回。

吃饭也说, 朝会也说, 披公文也说, 简直恨不得飞到大理亲自去看看。

大理疆域广阔, 等于六倍的燕云十六州,人口更是多达三百万之众。

加之地形崎岖, 气候多变, 民族掺杂, 权臣高氏和众多当地土司家族盘根错节。

文化更是与中原地区长久隔离, 甚至语言都不是很流通。

攻打下来已是不易,想要顺顺当当接手,纳为己用,更颇有一番难度。

辛弃疾作为主帅,初次进行灭国操作,难免有些手忙脚乱。

好在谢晦十分仗义,表示这种有趣的事怎么能少得了我呢,当然要去给好朋友帮忙了!

他素来智计卓绝,算无遗策,虽然比辛弃疾还小好几岁,之前却已经打过三场灭国战争,这是第四场,经验可谓相当丰富。

然而,这事对于刘裕来说,真是一个晴天霹雳。

自从他认识谢晦以来,谢晦就没有一天离开过他,即便跟随出征在外,也是时刻带在自己身边保护好,形影不离,就怕出事。

刘宋帝国的所有高官,都曾外放到封地担任刺史,只有谢晦,终刘裕一世始终留在中枢。

而且,刘裕还为他修改了典章制度,随便找了个「身为禁卫长官,不得出宿」的借口,让他直接搬进宫里居住。

这也是刘宋一朝,唯一一个没有私宅、整日住在宫中的案例。

要知道,刘裕登基前自己担任禁卫长官的时候,莫说住进宫了,甚至一会儿京口、一会儿四川,天南海北到处溜达呢。

若问刘裕为啥盯得这么紧……

可能就是头疼+过度担忧吧,谁还没个关心则乱了。

在刘裕眼中,谢小玉是文人,弱不禁风金枝玉叶,和那群整天嘎嘎乱杀、嗷嗷直叫的北府其他崽不一样。

所以,当谢晦跑过来说他也要去大理,高祖皇帝顿时就炸了,冷笑着说:“看见外边的钱塘江了吗?”

谢晦茫然点头。

刘裕斩钉截铁地告诉他:“除非钱塘江水断流,否则你别想踏出临安城一步。”

谢晦:???

他不高兴,他要闹了,他在皇宫里折腾了一整天,吃光了所有送过来的点心,在御案上乱涂乱画一气。

刘裕由着他折腾。

孩子爱咋咋滴吧,发泄一下过剩的精力也好,反正别出去搞事。

大理国山长水远的,万一出了什么紧急情况,救都救不回。

第二日,谢晦又和技术骨干沈林子凑在一块嘀嘀咕咕,画了一下午的图纸,终于搞出了一个横断江水的炮台截面图,指给刘裕看:“谁说不能让江水断流呢!”

刘裕:“……”

他大怒,当场就要关谢晦禁闭。

不料,谢晦十分敏捷地往旁边一闪,一面高叫道:“陛下不让我去,我就自己偷偷溜出去,反正总有办法上车的!”

刘裕无语,也知道这种事他真的做得出来。

想举起手拍人,见他眸光明净,清亮如水地望过来,这一掌到底还是没忍心拍下去,长叹一声道:“你就这么想去大理?”

谢晦听出他语气松动,心中暗喜,便是一通天花乱坠:“幼安一个人应付不来,我去帮他嘛。大理区区小邦,只需王钺一挥,卷旆席甲,顷刻而下,能有什么危险,陛下不要再担心了……”

最终,刘裕被他闹得没办法,还是让他当了远征军的军师。

送行那日,他进行了登坛拜将的仪式之后,就把谢晦和辛弃疾二人叫到一边,几番殷切叮嘱,递上了锦囊。

“过金沙江之后拆开,如有不妥,及时求助。有一点切记,无论遇见什么首先保全自己,不计代价。”

他沉声道:“莫要莽撞冒进,千军可易,汝当安然归来。”

辛弃疾听陛下字字语出诚挚,不由眼眶一热,紧握着锦囊点了点头:“陛下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