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端午节(二) (第2/3页)

加入书签

从自留地里采摘来的。

饭桌上还有猪肉与天雷蛋、大蒜混烧的红烧肉。所谓天雷蛋就是鸡蛋煮熟后,剥去蛋壳,然后放热油中煎炸,煎至皮层金黄后取出,像是被雷火烧过一样。民间相传,端午吃了天雷蛋,小孩不怕打雷,大人可避雷击。

桌上还有一大盆知青们都爱吃的凉拌什锦菜。一大盆各种各样的粽子。这是前一天大家一起包的,不论是甜粽,咸粽,还是肉粽,碱水粽,都包了很多。

知青们人多,能多包几种馅料的粽子。他们包的粽子形状也是五花八门,总算是煮熟后没有漏的。

除了这些还有从果园里摘的水果,洗的干干净净的放在盘子里,艳丽的果皮上还带着晶莹的水珠。

这些果子看起来个头不大,吃在口中味道却非常浓郁而且又清甜可口。

知青们还把各自的存货都拿出来,桌上堆着饼干,糕点,午餐肉罐头,糖果,还有吴远程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雄黄酒。

知青们都坐在院子里吃饭,男知青们把院子收拾的非常干净整洁。

微风徐徐,旁边的果园里花香果香都飘了过来。有小鸟从天空飞过眨眼就不见了,随后果园那边就传来的悦耳的鸟鸣声。

吃过中饭后,知青们齐动手。或是取下屋中悬挂的钟馗像,卷好放着等明年端午再用。或是撤去门、窗上的蒲剑艾旗,取出几根菖蒲留着泡雄黄酒,其余的捆扎好,与草药一起挂在柱子上。

最后,大家各自捧着碗盆在知青宿舍的庭院、房前屋后喷洒雄黄酒,进行端午最后的祛邪驱毒仪式。

端午节的午后,知青和村民们成群结队的去村外看赛龙舟。

河岸边挤满了各村的村民和知青,岸边的树上也爬满了看热闹的小孩子,还有民兵在来来回回的维持着秩序。

眼前宽阔的水面上聚集了七八条龙舟,现在的龙舟不像后世,前有龙头后有龙尾,颜色缤纷又艳丽。现在的龙舟只是一条普通的船,船身狭长,两人一组,每条船上坐着十来组划手,船尾坐着一名舵手。

赛龙舟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战国中期。文献中最早有龙舟记载的是公元前318-296年。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说是祭曹娥的、有说是祭屈原的、还有说祭水神的。

多数人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了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很快随着一声哨响,七八条龙舟飞窜出去,开始飞快的在水面上前行,在船身后留下了一道道的水痕。

岸上的人乱七八糟的大声加油,喊哪个村加油的都有。大家密切的关注着水面,有条龙舟在前进中跑偏了,撞上了旁边的一条。两条龙舟上的人全都掉到了水里。岸边的人先是惊呼,随后又都大笑起来。

两艘船上的人从新爬上船,继续往前划去。还有一艘船快到终点的时候,转弯没转好,船翻了,一群光着上身的小伙子们像下饺子一样的落到了水里。他们也不着急,反而向岸边的人挥手。等别的船到达终点后,他们游过去,把别人的船也扒翻了,很快惊呼声和笑骂声响成了一片。

吴远程拿出了他藏在大筐里的几只野鸭子扔进了河里。

河里的小伙子们看见有鸭子被扔进水里,开始争先恐后的游过去抢鸭子。

几只鸭子惊慌失措的嘎嘎叫着,躲避着向它们游来的人群。它们被河里的小伙子们追的到处逃窜,羽毛乱飞。很快有人抓住了鸭子,并且高举着给岸上的人看。

等所有龙舟都回到终点之后,裁判宣布清源大队得了第一名,清源大队的知青们和村民们都欢呼起来。

所有的划手和舵手都发了一条白毛巾做为奖品。站在岸边一向表情严肃的清源大队大队长,也露出了微笑。

热闹喜庆的端午节结束了,村民们还意犹未尽。

现在乡下的娱乐活动很少,只偶尔会有放映员来村里放电影。

放电影的时候村子里能来的人全都会来,孩子们更是高兴的就像过节一样。

有人为了能有个好位置,天还没黑就来找地方等着开演了。林双只去过一次后,就不去了。

野外观影的体验并不好,电影画面不是很清晰,声音也嘈杂,而且都是她以前看过的。

林双虽然不爱看,但是周围的人却都看的目不转睛的,看完还津津有味的互相讨论,有时还要感慨一下剧中人物的遭遇。

端午过后田里还有很多农活要做。油菜籽,麦子都要收割了,收割完还要翻整土地,从新种上大豆,玉米,红薯等等作物。时间紧,任务重,村民们又要投入到繁忙而又紧张的劳动当中了。

最近的天气时阴时晴,大队长在田里到处看过之后决定,先开始收割油菜籽,收完油菜籽就可以收割麦子了。

并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