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0 章 宋朝3 (第1/26页)
【在杯酒释兵权之前,赵匡胤在赵谱的建议下还做了一件事:
先把殿前、侍卫二司中的骁勇者擢为上军,然后再命地方藩镇把精锐者选出送到开封。
一来削弱地方军队实力;
二来以骁勇者补缺中央禁军的实力;
三则遣禁军逐步换下原来戍守边镇的军队,打破各地藩镇牙兵势大的局面;
这件事成功地北宋宋初的兵制变为强干弱枝的状态,以中央镇天下四方。
所以宋朝最强兵种就是禁兵,这也是为啥豹子头林冲能名震绿林的原因。
因为人家是实打实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其他不谈武力值杠杠的】
宋
赵光义心中一动,豹子头林冲?
不知作战能力如何?
自先帝去后他想提拔新将领都找不出几棵好苗子。
不知道这林冲是否是他一朝人物?
若是…赵光义顿了顿:先试着用用!
【为了以防地方敷衍自己,赵匡胤选让各地报上骁勇者名单,他要对其进行赏赐。
当时连连征战,大鱼吃小鱼的混战下,小藩镇养兵也很艰难,闻朝廷有赏即使藩镇节度使不愿,也挡不住牙兵奔赴更好的前程。
赵匡胤有了骁勇者名单后,朝廷就依名单收兵,同时怕地方敷衍隐瞒,他还特意给地方藩镇发了士卒兵样:
看到了吧!这1.8的身高,健硕肱二头肌,腰板挺直,双眼要炯炯有神,恩情,大家就按这样的把人给我找出来上交国家。
后期朝廷觉得每个藩镇发士卒样本太麻烦,于是找人刻了木头送到地方上,我给他取名为:壮男海选!】
天幕贴出一张明‘清秀女海选,宋初壮男海选’的滑稽图样,看得历代君臣一头雾水,宋太祖挑选全精兵很好笑吗?
养出骁勇善战兵卒者多难知道吗?
后人真是奇怪,宋太祖此举甚为高明,为何莫名其妙发笑?
【赵匡胤这手几乎将小藩镇的精兵收了个干净,让天下精兵尽出汴梁,至于大藩镇将领...如石守信、高怀德等人,他们都是自己人!
于私他们是赵匡胤的十兄弟,即使不是也兼职朝廷禁军将领,属朝廷高层人员。
精兵到达开封后,各地骁勇者分入各禁军中,实际还是入石守信、韩令坤等人帐下】
天幕补充了一句:【用开玩笑地讲是大藩镇的兵如数奉还,小藩镇的兵三七分成】
后人又发病了?语气就得如此怪异?
朱元璋拧眉道:“宋太祖皇帝顺天应人,统一海宇,国祚延续三百年文明,是有德之君于社稷亦是有功。”
宋太祖不收兵,各地藩镇只能放兵祸害百姓,你后人即使不喜宋太祖也当敬太祖之功,点评之间怎么能如此轻浮?
他恼火地锤了下案头,不敢想像后人说他大明时,态度会变得何等恶劣?
【
同时为安天下军务,防藩镇割据再现,朝廷又将禁军分为两半,一半屯驻京城,一半戍守各地。
如果开封外乱,那么合京城禁军压制作乱禁军。
反之京城有变,那么各地禁军也能平乱京城。
内外相制的兵力部署原则,在京城、内外、路州之间和州县之间相互牵制,简单讲就是:你想作乱没那么容易。
你在县城作乱州军就能平乱,在州作乱领州禁军合作平乱,想在京城作乱?
呵呵,全国禁军进京平乱刷军功!】
历代君臣无奈:....又来了,后人你语言能不能肃穆点?
好歹我们是你们祖宗呐!
【各地骁勇者走后,剩下的地方部队就是厢兵,他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地方安全,以及从事各种劳役,对战主力不在他们身上。
厢兵之下是各地壮丁或招募组成的乡兵,属非正规军,可以把他理解为民兵。
最后一种是蕃兵,主要是边境少数民族组成的非正规边防军】
不等历代有所反应,天幕就继续讲下去:
【禁军收拢后赵匡胤首次杯酒释兵权开始上演。
建隆二年赵匡胤在一次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等诸高级将领饮酒,然后开始大宋军政人事变动。
变动过程很简单,哥几个先叹天下基业不易,然后赵匡胤开始吐苦水:“咋办哦!睡不着啊睡不着!”
皇帝表示他睡不着,石守信等人于情于理也要问句:咋回事啊?㈧[(”
有了关怀话,赵匡胤很自然地道出自己的苦恼:“朕的黄袍是由尔等披上,若那天尔等属下想再次上演‘陈桥事变’怎么办?”
最后怎么办的结果是不伤君臣和气,赵匡胤让三弟赵光美娶了张令锋的女儿,同时又下嫁公主,与高怀德和王审琦做了亲家;
不仅如此还他们镇守大宋各州,通过政治联姻和高官厚禄达到了宴会目的,把军队控制权底从藩镇手中,成功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