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国号 (第2/3页)
“高都侯”,继承的仍是“代汉者当涂高”的谶文。
但因为魏也是高,那他司马昭要想证明自己比魏更有资格继承汉的正统,那就要比他更高。而晋就是进也,引申之,晋又有了上进、前进一类的美义。
所以司马昭专门跳出晋这个作为国号,就是在讲自己比曹魏更受天命,理应继续汉统。
不懂政治的人或者如在场的丁盛这些武夫肯定会对这一套嗤之以鼻,不就是个国号吗,至于这么玩弄文字,大丈夫所不取。
但实际上他们不知道,国号从来就是和法统有关。一个政权的国号就反映着你的法统来源。
那法统为何重要呢?它实际上是为了名正言顺的统治,是让天下民能够心安理得的接受被统治。
为何历代开创之主,建国号都爱用春秋战国的国家名?实际上是因为这些国家都是当时的天下共主周王所封,你用此国号就意味你继承了周的法统。
而周作为第一个攘括天下的大朝,继承其法统就能让其他地区的人接受你。
比如你是一个起自胶东的割据势力,筚路蓝缕而有天下了,然后你建立国朝叫莱。
按理说你这个国号没起错啊,因为你用的是你起家之地的国别名。但可惜,你这个名字是东夷人建立的国家,你叫莱国,和生活在关西的秦人们有何关系,我为何要让你统治?
当然你能得天下必然武力强横,所以不服就可以镇压。但总用暴力镇压反而会越让你的政权丧失合法性,秦人的反抗没准会更加隐秘激烈。
所以你就不能取莱国为号,但你可以取齐国。齐作为周所封的大国,自然能继承周的法统。所以你得天下后,天下五湖四海的人都会认为咱们还是一家人。而一旦名正言顺,那你的统治就稳固。
这就是为何历朝历代不是将正统不是追溯到周,就是追溯到汉,或者追溯到唐的原因。因为这些都是能名正言顺统治天下的法统来源。
当然还有另一条法统来源,那就是谶言。应谶言可比继承人间王朝的法统要来得更名正言顺了。因为直接是天授之,而王天下。
这也是为何曹操、司马昭等人都要用谶来包装自己,就是寻找更直接的合法性。
张冲既然将这些了解的这么透彻,那为何还要立一个莫名其妙的泰,而不是沿用魏呢?魏既受封于周,又合谶命所托,他又具有魏地,岂不是天然就该称魏王呢?
实际上,关于这一条,度满在和他私下中商谈的过程中,就问过张冲。彼时度满的意思也是称魏王,立国号为魏。
但张冲拒绝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法统不是来自于周汉、也不是来自于谶言。
他对度满道:
“我等何人?是贵胄之种吗?有尺寸之地作为基业吗?我等起义只为了那一句话,替天行道,吊民罚罪。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要继续汉室,我们是要推翻汉室。我们也不是要继承周统,而是要建立一个我们黔首自己的统治。”
度满明白了,但他疑惑道:
“但如果我们不以周汉为正统,那天下其他地区的百姓们会心服吗?”
张冲笑道:
“这就是我更不愿意承袭周汉之统的原因了。周有天下要远比现在来得小,而汉所具之天下,又远远不是现在天下的全部。如果我以周汉为正统,那雪山之巅的百姓,或者漠北的胡人,他们为何要认你?”
度满张了张嘴,完全没想到张冲的雄心这么广阔,这大汉之地都无法填充其心胸了。
而这边张冲继续道:
“我要建立的是黔首为主的国家,你只要是黔首,是细民,是受压迫者,那就可以在我这里得到保护和认同。无论你是羌人、匈奴人、汉人还是月氏人,你只要是黔首,那你就是我们的一员。”
度满目眩神迷,从来没想过能将事情这么想,但他很快反应过来:
“那那些豪强富豪们怎么办?他们可不是黔首呀。”
张冲淡淡说了句:
“他们也会是。”
这下子度满了解了,再不提这个话。
只是他的心里对张冲充满了敬畏。这个敬畏不是对其权势,也不是对其可能伤害自己的畏惧,而是对张冲手段的敬畏。
张冲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既可以激进,又可以保守。既有理想,又如此现实。到底哪一个是他的行事风格。
张冲要是知道度满所想,必然会回他一句:
“第一流的智慧从来就是可以有完全相反的行事准则,并且能够并行不悖。”
他度满距离张冲真的还差远了。
对于这个差距,度满心知肚明,于是再次请教,为何起名于泰呢?
对于这个名号,张冲实际上也想了很久。
有一说一,他张冲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他自认为自己一旦成功,对天下、对百姓、对文明都将是开创性的大贡献。如此伟业,如何让他愿意承袭前代的称号。
就比如让他称魏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