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人 (第2/2页)
一个合理的解释。”
海瑟见他的眉头稍微松动了一下,乘胜追击:“我当然知道,我还知道你是个很好的经纪人,两年来的栽培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但公司会这么想吗?”
海瑟没有说太多,点到即止,聪明人会知道她想表达什么。
即使像贝伦·厄特这样的资深经纪人也得看公司高层的脸色,他的资源即公司的资源,如果这个时候放弃她,过往的投资都是泼出去的水,显然是一门亏本生意,他肯定会受到来自上面的压力。当然,他可以解释为这是一个止蚀的决定,但他们会不会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
先不说海瑟的眼泪有没有起作用,她倒是说到点上去了。
贝伦沉默了,他在海瑟面前点了一枝烟,虽然是年近四十的人,被医生告知要少抽点烟,不过要是每个人都这么听话医生就要失业了。
他在心中衡量着利弊──人真的有可能改变本性吗?这是垂死挣扎,还是真心悔改?出于对海瑟的了解,他倾向前者。
但是该死的,他真想用照相机把刚才那一刻捕捉起来,然后发去各大时尚杂志的邮箱!那种渲染力,如果她能够镜头面前收放自如,早就完爆四大《VOGUE》*的封面了!
他忽然想起第一次遇见海瑟时的感觉,彷佛见到一颗会征服时尚圈、熠熠发光的星星,而现在,他就像挖到一块价值连城却无法转手的宝石的猎人一样心急如焚,他知道海瑟是有价值的,只是他无法将她的价值变现。如果她本人没有这个上进的心,那么他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
贝伦在烟灰缸上把余烬弹了弹,再抬眼看她,目光中带着试探:“今天刚好有一场纪梵希的广告试镜,我会打个电话过去,这是你的最后机会,拿下这个广告我们便可以继续合作。”
老实说,海瑟提到公司使他有些吃惊,公司的确给了他不少压力,只是没料到她也考虑到这一点,并利用这点对他施压。
这不像是她会考虑到的地方,可他没有深究,只当是对方爆发出来的求生欲。
海瑟如同劫后余生般松了一大口气:“谢谢,我会尽我所能的。”
她本来拿不准这招有没有用,在镜头面前优雅地哭是她的拿手绝活,唯一的问题是她不知道这张脸哪个角度比较好看,出来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不过看来还是起效了。
贝伦对她的“尽我所能”实在有所保留,不过还是给予她一个“去吧”的眼神,以及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毕竟这次的试镜可没有那么简单,展示你的求生欲吧,海瑟·米歇尔。
……
海瑟今天没有穿的太随便,不需要花额外的时候回家换衣服,她抓紧时间在车上补妆,在司机告诉她已经到了目的地的时候刚好刷完眼睫毛。
一般来美国发展的外国时尚品牌都会把重心放在纽约,纽约之于美国就像巴黎之于法国,是个时尚之都,其次侧是洛杉矶。
纪梵希的总部在法国巴黎,美国分部在纽约,不过近年来包括纪梵希在内的奢侈品牌都有意将部份重心转移到洛杉矶——这里的租金更便宜,但有钱的顾客一样多,是个比纽约更经济实惠的选择。
并不是奢侈品牌就不需要考虑成本,实际上高级时装是一样非常烧钱的玩意,别看他们卖得那么贵,原料、设计、时装秀、宣传样样都是钱,但是饼就只有那么大,有能力每季都购入高级时装的人少之又少,成本控制不好就是随时超支的状态,特别是对于把自己卖给了LVMH集团的纪梵希来说,每一季的营利报告都需要递到大股东们的桌上,自然不敢乱花钱。
说到纪梵希,海瑟有点印象,这是个于1950年代由设计师于贝尔·德·纪梵希用自己的姓氏创立的时装品牌,专门做女性高级时装,不过海瑟仍活跃在影坛的那阵时他的名气还不大,她没有穿过纪梵希,她都穿皮尔·巴尔曼及克里斯汀·迪奥*。
纪梵希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是从跟奥黛丽·赫本合作之后,她在《龙凤配》中穿的晚礼服就是出自纪梵希之手,其后在《蒂凡尼的早餐》中的小黑裙更成为时装史上的经典——不过那是1961年的事了,她是凭着原主的记忆才得知纪梵希后来发展成一线的奢侈品牌。
她跟赫本算是同时代的人,在各种颁奖典礼及试镜会上见过好几次了,是她演艺生涯中的一大劲敌。
只不过,赫本成了传奇,而她没有。
海瑟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好像要把胸口里的压抑都吐出来,才收拾心情,踏入纪梵希工作室的大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