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六十七章 眼光独到 (第3/3页)

加入书签

思起来。

“咱们再说说这烹饪上,没错,仿膳和听鹂馆是第一和第二。咱们是小字辈,跟人家压根没法比。可这又有什么不好呢?要知道,烹饪这东西是可以学的,可以拿走的啊。”

宁卫民再接再厉又说上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天下厨子是一家。就像金处今天说过的,厨艺有个样子照着来就行。咱们能有这个仿膳和听鹂馆的样子照着学,如果能再有仿膳和听鹂馆的人教咱们,那就是吃现成的。短期内效仿个七七八八是没问题的。”

“可是反过来呢,发掘菜谱,形成系统,研究来源,反复实践和验证,仿膳和听鹂馆却都是下了大功夫的。不知费了多少人力和财力。这么想想,咱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啊,那能占的便宜,简直太大了。如果咱们继承了对方的技巧,再集中精力继续发掘,或者创作点独一无二的特色菜,满可以在烹饪上站住脚,与他们分庭抗礼。甚至如果能相应改进一下……”

说到这儿,宁卫民有点不好意思往下再说了。

但他流露出那股子“抄作业很开森”的流氓劲儿已经很明显了。

于是把所有人的情绪都吊了起来,再次集体大笑。

此时,就连乔万林都在心里想要嘶叫一声,“妙啊!着啊!”

不用说,这一点是人人都认可,也最有把握,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一招了。

“那么剩下的我再说说名气这件事。听鹂馆和仿膳的名头是多年的积累,确实不是短期内旁人可以撼动的。可盛名也是一种拖累啊。因为当惯了老大老二,舒服日子过久了就不爱改变了。专吃现成的了,他们就是龟兔赛跑的兔子,会一直等着我们去追赶。”

“另外,名气大买卖就好,这不用说。可他们的接待能力是有限的啊。咱们在仿膳不是碰了壁嘛。我就发现去仿膳的官员是最多的,欧美客人最多。而且都是大有来头的,像咱们就得溜边儿站。但这也导致了服务员鼻子眼朝天,招待不周。还别说咱们,有几个日本人和港城人,不也受到了冷遇,坐冷板凳等了半天嘛。”

“从客人的角度来说,其实许多人都不会喜欢这种政治挂帅,店大欺客的感觉。这不管是国内来的还是国外来的。事实上外国人也有许多只是来旅游,不是公务出差。那人家花钱了不受重视能乐意吗?外地出差的干部,地方上再是人物,跑这儿也得看白眼。当然会不舒服。这些人就是咱们盘里的菜,是咱们拉走客人的机会啊……”

在座的都是管人的人,官僚习气或许多少有之,但绝没有一个是无能之辈。

听到这里,大家心里已经非常清楚,宁卫民是下真力气做这报告的。

研究调查工作做得充足,分析的情况合理可信。

尽管是建立于对听鹂馆和仿膳的优劣分析。

可这小子还真是眼光独到,居然真弄出了点“可行性”的意思。

只不过,在座各位领导碍于身份,还是不便马上表态。

因为大家还有最后一个顾虑。

那就是能找到可以发展方向是一回事儿,但具体操作又是另一回事。

总得想好了确实可行的办法才好说啊……

所以现在最迫切的是,大家应该好好碰碰意见,消化一下刚刚接受的信息,也丰富一下彼此的思路,看看能不能列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着手点。

但没想到,宁卫民又想到大家的前头去了。

这小子的话,到这儿居然才说了一半,他根本就没给大家合议的机会,就又把大家的目光牢牢吸引住了。

“至于我们自己,其实真不用太过妄自菲薄。因为反过来看,我们自身的客观条件,也具备一些独到的优势。我认为,同样是这几点,如果我们能善加利用自身优势,我们的饭庄要办起来,其实不比仿膳和听鹂馆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