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冰海事件,聊天与揭密(7k) (第4/5页)
实际,3亿千瓦的聚变堆真能小型化,苏联就算处于解体的前夜,也可以靠着它启动超级激光武器迅速灭了m国,立即重振旗鼓,成为这颗星球的唯一霸主。」
「在第一步――实现稳定可控的核聚变反应――都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谈论小型化与商业化,无异于空中楼阁。如果人类一开始就试图制造米粒大小的蒸汽机,那么工业革命或许永远不会到来。」
「那么,如果我们真的装备了那些所谓的小型化托卡马克聚变堆,情况又会如何?」大副李维斯继续追问,似乎觉得核聚变的潜力不止于此,想要了解更多。
舰长再次解释道:「即便那些小型化的聚变堆真的被制造出来,并且实现了q值大于1,按照它们不过几百兆瓦的设计功率,甚至还不到我们核裂变反应堆输出功率的一半,又能顶什么用呢?」
「就算是巨型化的托卡马克装置,在氚自持和快中子屏蔽仍存在着重大的问题。」
「来源稀缺的氚终究做不到100的循环利用,极大地增加了聚变的成本,快中子则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破坏力,如果不能有效屏蔽,它们将对舰船的结构和人员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在安全性方面,最新一代的核裂变气冷反应堆,依然是我们目前最可靠的选择。」
大副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提出了新的疑问:「可是,我听说为了应对2012年的世界末日,组织内部正在秘密建造的诺亚方舟,就采用了核聚变引擎。这个项目真的存在吗?」
舰长闻言,脸色微变,他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小声点,大副。虽然诺亚方舟的存在是一个高度机密,但既然你已经提到了,我就告诉你一些内幕吧。」
「方舟之所以采用核聚变引擎,自然是因为它的巨大超乎想象,真正达到了一座城市的规模,足以容纳得下不止一台的巨型托卡马克装置。」
「而且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它所使用的技术,可能已超过了当初的苏联许多,功率密度大幅提升,第二代的氦3反应堆,也未必没有实现的可能。」
「至于具体的细节,」舰长海伯利安停顿了一下,目光透出几分凝重:「我不能透露太多。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这支空天舰队中,有资格登诺亚方舟的,恐怕不会超过十人。」
大副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但他的好奇心并未因此减弱:「舰长,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我们共济会以及诺亚方舟,将会何去何从?依靠核聚变引擎,我们是要移民到比邻星这样的遥远星系吗?」
「尽管可以使用冬眠技术"跳跃"时间,那艘方舟灌注的核燃料,足够支撑着我们找到新的家园吗?」
舰长微微一笑,仿佛看穿了大副心中的渴望与担忧:「比邻星?那太远了,即便是以1的光速航行,也需要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才能到达。而且,那里的环境是否适合人类生存还是一个未知数。」
「事实,若是黑王尼德霍格无可阻拦地成功复苏,末日浩劫降临之后,诺亚方舟并不会直接前往遥远的星系。相反,它会撤退到土星轨道,隐藏在土星环内,利用那里的资源与环境建立临时避难所和反击基地。」
「不过,到时候我们这些人,或许另有别的任务……比方说,尝试联络各大行星可能存在的外星龙类,希望
能够跟他们互相结盟,共同面对接下来的危机,最终重返地球,夺回家园。」
「外星龙类?」大副李维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您不是在开玩笑吧?就算外星球真有智慧生命,它们不应该被称为"外星人"吗?」
「很简单,这些外星龙类并非来自遥远的星系,而是地球本土的龙类,在黑白王之战的时候,为了躲避灾难而逃难到了外太空。」
舰长神色严肃:「经过一万多年的繁衍生息,他们应该已经恢复到了一定的实力。」
「你或许听说过,在冷战时期,苏联对金星的探测一直抱有独特的热情。」海伯利安解释道:「1960年代至1980年代间,苏联实施了多个金星探测项目,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金星"系列探测器。」
「这些探测器不仅成功穿越了金星那令人窒息的浓厚大气层,还传回了大量关于金星表面环境的数据和图像。然而,在这些看似平凡的科学任务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惊人的秘密。」
「苏联科学家在金星的云层之下,发现了疑似古老文明的遗迹。」
「起初,一些探测器在接近金星表面时,捕捉到了疑似能量场的波动,它们有规律地分布在某些特定区域,就像是……某种超自然的防御系统,而当"金星7号"正式着陆之后,更是接收到了一次不可思议的通讯。」
「虽然苏联人没有搞懂龙类发出的声音,也没法隔着4000万千米尝试翻译交流,但双方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最普适的数学语言,进行了基础的沟通,议定了下一次探测器抵达的时间……」
「自此之后,金星探测的真实内容,均遭到了严格的保密、封锁与修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