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10章 千年余波未散尽! (第1/2页)

加入书签

第5610章 千年余波未散尽!</br> 天水宗,会客厅内。</br> 楚曦面色凝重,眼中带着浓郁的悲伤,说着当年的往事。</br> “宗主,你说的是真的吗?”</br> “十二皇子是真的与宣妃有染吗?”</br> 乔沫和秦瑶目瞪口呆,急忙追问道。</br> 楚曦深吸口气, 摇头说道:“具体的事情我就不太清楚了。反正当时帝都之内传得很凶,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位皇子与后宫嫔妃有染,而恰好十二皇子和宣妃被当场捉住。”</br> “楚帝震怒之下,便将十二皇子和宣妃打入了昭刑司。”</br> “当时我、陈王殿下、八皇子听见这个消息之后,我们都不相信陈王殿下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br> “便纷纷进宫为十二皇子求情。”</br> “后来。”</br> “宣妃在昭刑司中,不堪折磨, 进入昭刑司没有多久, 便陨落了。”</br> “昭刑司几番探查,在十二皇子府衙之内的确找到了一座传送入皇宫的传送阵。”</br> “这已经算是证据确凿了!”</br> “楚帝震怒之下, 下令处死十二皇子。”</br> “我、陈王殿下、八皇子跪在皇宫之外,为十二皇子请求,希望楚帝再度彻查此事。”</br> “可是在震怒之下的楚帝,根本不管不理,并且还迁怒于我们,将陈王殿下放出离开帝都,前往了封地,成为了陈王!”</br> “八皇子黯然神伤,远走帝都,不知踪迹。”</br> “而我本是楚帝面前最得宠的公主,却也因为为十二皇子求情, 受到了楚帝的冷落。”</br> “我在心灰意冷之下,也离开了帝都, 在师父的安排下,成为了天水宗的宗主!”</br> 楚曦说完, 破天荒的拿起酒杯, 仰头喝下了一杯。</br> 苦酒入喉, 化作了愁。</br> “这大概就是千年前的事情经过!”</br> 楚曦将酒杯放下, 苦叹着说道。</br> 听完楚曦的话,林白、乔沫、秦瑶都还在震惊之中。</br> 十二皇子与后宫嫔妃有染。</br> 昭刑司证据确实。</br> 宣妃惨死昭刑司之中。</br> 十二皇子被楚帝处死。</br> 陈王殿下受到牵连,被放逐离开帝都。</br> 八荒阵黯然神伤,远走他乡。</br> 十九公主楚曦心灰意冷,远走天水宗。</br> 千年前,帝都皇族之内,竟发生了此等惊天大事。</br> 也难怪楚曦和李顾娴都对此极其忌讳,毕竟此事牵扯的人,都乃是当今楚国境内最有权势的人。</br> 楚帝、十二皇子、宣妃、陈王殿下、八皇子、十九公主</br> 而且其中十二皇子、陈王殿下、八皇子还都是帝位最有利的争夺者。</br> 谁敢轻易谈及此事呢?</br> 而且,这还是给楚帝带了绿帽子的皇族丑闻。</br> 只要楚帝一日未死,整个楚国没有武者敢谈论此事。</br> 并且。</br> 此事发生之后,昭刑司便接到楚帝的命令,任何人谈及此事,都将被昭刑司直接捉拿下狱。</br> 仅仅三年时间。</br> 昭刑司的雷霆手段,便将这件事情压制了下来。</br> 直到如今,千年过去了,整个楚国疆域之内的武者, 都还不敢轻易谈及此事。</br> 林白双目闪闪有光,低声问道:“宗主, 十二皇子真与后宫嫔妃有染吗?”</br> 宗主楚曦低声说道:“我相信我十二皇兄断然不可能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来。但是昭刑司证据确凿,他们的确是发现了十二皇子利用传送阵悄悄进入皇宫,也在十二皇子府衙上找到了传送阵!”</br> “并且,还是我父皇带着昭刑司强者在宣妃寝宫内,当场拿住十二皇子和宣妃。”</br> “这一切,都是如此的板上钉钉,几乎没有丝毫漏洞。”</br> “就算我们不相信又能怎么办?昭刑司办案,铁证如山,也容不得我们不信了。”</br> 宗主楚曦的口中,透着些许无奈。</br> 林白又问道:“三皇子,在此事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br> 宗主楚曦说道:“这等皇族丑闻,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事发之后,乃是由楚帝陛下亲自审理的,处死十二皇子和宣妃之后,昭刑司之内所有参与办案的武者,全部都被楚帝秘密处决了。”</br> “此事,决不能外传,否则,犹如皇族尊严!”</br> “所以,三皇子似乎看起来并没有参与此事。”</br> 林白双目一缩,暗道楚帝真是狠辣无情啊。</br> 昭刑司武者为他办案,可在案子办完之后,为了皇族尊严,楚帝竟将所有参与办案的武者,全部秘密处死了。</br> 为的就是让这件事情不能外传。</br> 林白皱眉问道:“那么也就是说,三皇子又将千年前的陈年旧事搬出来,说在漠北千州有一位疑似十二皇子的遗孤?”</br> “陈王殿下与十二皇子手足情深,听见他还有子嗣留存于世,当然会全力保护。”</br> “所以在天水宗和天地门大战之时,帝都朝堂之上,也掀起了三皇子和陈王殿下的战争,而他们的战场则是在遥远的漠北千州?”</br> 这也能解释得通了。</br> 为什么天水宗和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