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八十五章 阴损招数 (第1/1页)

加入书签

他们不是看不出和亲甚至于附赠技术所带来的危害,之所以依旧前赴后继、宁死不改,是因为他们必须以这等方式来掌握朝堂之上的话语权,必须尽可能的将战争消弭于无形。

是他们悲天悯人、心怀仁慈,不愿见到汉家儿郎战死边疆、血染沙场么?

不是。

起码不全是,

是因为一旦战事开启,大儒、文官们说话便不管用了,他们的学识、才能不足以使得他们可以取得一场大战之胜利,只能去依靠武将,从而间接的使得武将之地位提升。

朝堂之上,利益就那么多,你多一分我便少一分,此消彼长,长此以往,那里还有大儒、文官们说话之余地?

所以他们宁可和亲、割地、赔款,亦要遏制武将地位的提升。

甚至于有些无耻之辈为了自己的利益,宁愿扯自家人的后腿,在武将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使出浑身解数、各种手段,也要使得战争失败。

战争失败损害的是国家的利益,但是他们却能够攫取丰厚的个人利益收入囊中……

当然,若是任由武将们胡来,那也不行。

与文官们尽量采取绥靖政策、避免战争的动机相同,武将们会抓住一些可以开战的机会开战,因为只有打起仗来,他们才能够争夺话语权,去谋求更多的利益。

若是没有文官的钳制、束缚,武将们大抵的结局便是将地图挂在马鞍上满世界的点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早已迫不及待意欲前往江南接受这些个产业。

更何况他还打着狠狠敲一笔江南士族的竹杠,不过若是没有房俊的大力支持,他可没有什么底气。

那些个江南士族如今与关陇、山东等等门阀皆有商业往来,兼且盘踞江南数百上千年,底气不是一般的硬,未必卖他这个亲王的面子,但房俊的名头在江南那可是管用得紧,若是不能利用一番,李泰都觉得对不住自己。

房俊笑道:“那倒是不妨事,最近要忙着成亲,书院亦是开学在即,等忙完了这一段,下官的伤势大抵也好得差不多了,到时候陪着殿下泛舟南下,去领略一番深秋时节的江南烟雨,倒也不错。”

李泰大喜:“那可就说好了,正好本王也将长安的事务好生处置,届时咱们一同南下!”

“一言为定!”

“那二郎权且将养着,本王先回去。”

“殿下慢走,请恕下官不能像送。”

“自家人,何须如此?告辞了!”

……

待到李泰离去,房俊一个人坐在榻上,忧心忡忡。

时至当下,固然朝堂上下都很重视西域,却并无一人能够如房俊这般清楚一旦西域丢失,将会对大唐造成怎样的影响。

简单来说,谁都知道唐朝之亡,实则亡与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却又缘起于藩镇割据。

难道当时的大唐朝廷就尽是昏聩之辈,看不到藩镇割据给帝国带来的隐患么?

非也。不是看不到,而是除了重用藩镇、倚靠藩镇抵御来自北方的胡族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屡次爆发的不稳定局势之外,别无他法。

因为整个帝国中枢,都将所有的力量投送在与吐蕃的战争之上。

正是因为西域的丢失,使得大唐丧失了这一块广袤的缓冲地带,使得吐蕃与西突厥的残部能够随时随地直抵玉门关下,威胁到大唐的河套、陇右一带,兵锋直抵关中,大唐不得不布置重兵于此,来抵御吐蕃以及西突厥的压力。、

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百余年,等到吐蕃由于对大食、回鹘等的战争占用了其大部兵力以及内部矛盾加剧,无力东进之时,大唐也早已被这场战争拖得精疲力竭,加之国内藩镇为祸,已然到了末日穷途……

可以说,只要西域尚在大唐的掌控之中,那么便可以腾出手来攻略天下,甚至于将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可一旦西域丢失,则必将上演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一幕……

想到这里,房俊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就在床榻之上挥毫提笔,字斟句酌的写起了奏疏。

天唐锦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